- UID
- 6066
- 金钱
- 3038 文
- 贡献
- 149 贯
- 威望
- 144 金
- 好评
- 0 两
- 在线时间
- 30 小时
- 最后登录
- 2019-3-8
- 注册时间
- 2018-3-15
会元
|
楼主 |
发表于 2018-6-25 14:58:43
|
显示全部楼层
第五篇大意说:凡要决定远近征伐,就要权衡力量优劣。要考虑敌我双方的财力、外交、环境、上下关系,那些有隐患的就可征服。征服的上策,是靠实力去威慑。然后,令其或纵或横,或南或北,或东或西,或反或复,听我摆布。
& x" U! K+ v0 i* I5 w9 _+ \( i6 i' ]5 a$ k' L2 H
第六篇大意说:各国之间或联合,或对抗,要成就大业,需有全面计谋,要能携四海包诸侯。不是圣明君子,不能通过深层的智谋,则不能统帅国家,没有智慧的人不能主持用兵。要正确确立联合谁,打击谁,关键在于自己要有才能智慧,比较双方长短远近,然后才能可进、可退、可纵、可横,把兵法运用自如。1 t# }/ ^! W, [3 u6 l- K7 m1 M+ s% Z2 n
! S: R" z) v4 _4 y0 B
第七篇大意说:要策划国家大事,就必须会揣测他国的想法,如果不会揣测,虽有先王之道,圣智之谋,也是没用的。揣测是计谋的根本。
2 ~' |( `& k; l$ O* n5 `% p; i( p l
, h \# J" h4 H/ n* m 第八篇大意说:主持练兵,使军队能打胜仗而士兵又没畏惧感,使军队常在不动兵器、不花费钱物的情况下就能取得胜利,这才算“神明”。而要做到这一点,关键在于谋略,而谋略是否成功,关键又在于周密。
% ]' g" g& Z- T. I3 a4 v8 J
: \, U* U/ P8 D. r0 Y, x 第九篇大意说:善于争霸天下的人,必须权衡天下各方的力量,要度量各国的土地人口、财富、地形、谋略、团结、外交、天时、人才、民心等国事,然后才能做出重大决策。; i7 }' g8 q. d: I
: x) }4 k! ^# p: ^* J
第十篇大意说:凡兵谋都有一定规律。事生谋,谋生计,计生议,议生说,说生进,进生退,退生制。计谋之用,公不如私,私不如法,正不如奇,奇流而不止。/ A- x' g9 c, c7 n+ h
+ U+ Z$ _4 T/ [: T9 V, ^
第十一篇大意说:凡是要做出决断,都是因为有所疑惑,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通过分析来决断的。而军中大事,各方面头绪十分复杂,难于决断时,可以用占筮的方法决断大事。
- }, U# C6 k7 X6 H# @. X8 D% s* H* @% E$ n7 D) H: m, e
第十二篇大意说:在用兵将之时要赏罚严明,用赏最重要的是公正。赏罚严明才能无往不胜。
" N$ O5 p! L+ e7 K" s. u* q
9 h0 E2 f1 T, ~& O% A/ J0 A 第十三篇大意说:举事欲成乃人之常情,为此,有智慧的人不用自己的短处,而宁可用愚人的长处,不用自己笨拙的方面,而宁用愚人所擅长之处,只有这样才不会穷困。
9 c/ q% |0 s6 p% O3 M8 S. e6 _4 v
鬼谷子的这十三篇兵法与后世所传孙子兵法十三篇,一文一武互为表里,相辅相成,鬼谷子所传为文兵法,而孙武所传为武兵法。鬼谷子主张以圆略致强兵,孙子则主张以方略而致全胜。两部兵法都主张不战而屈人之兵。5 I. q: ]" m# m/ g: Z( z9 ~
+ n! w0 z5 `0 ~* Q
; L& q' u; s" {5 W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