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UID
- 6066
- 金钱
- 3038 文
- 贡献
- 149 贯
- 威望
- 144 金
- 好评
- 0 两
- 在线时间
- 30 小时
- 最后登录
- 2019-3-8
- 注册时间
- 2018-3-15
会元
|
% a# ?& d$ l% k- @/ ]! @ 北宋易学,流派丛生,新义迭呈。周敦颐、程颢、程颐、邵雍、张载号称北宋“五子”,他们既是著名的哲学家,又是著名的易学家。, b7 O' L$ Z1 r1 i! H# Z! R
程颢(1032—1085)北宋哲学家、教育家。字伯淳,洛阳(今属河南)人,人称明道先生。http://www.gjyxlhh.net/曾任鄠县、上元县主簿,宋神宗时为太子中允,权监察御史里行。( i+ X' `; ^4 A( U
程颐(1033—1107)北宋思想家、教育家。字正叔,学者称伊川先生,洛阳(今属河南)人。官至崇政殿说书,曾为哲宗老师,因反对王安石新政被贬官流放。晚年又回洛阳讲学,从事讲学和著述活动达三十余年。二人曾学于周敦颐,同为理学奠基者,世称“二程”。
7 y) T# O% t. }, u 在哲学领域内,二程把“理”作为自己学说的最高范畴,以此确立了理之一元论的本体论,构成了理学派。然而二程在对“理”的理解上,又有很大差异。程颢认为,“理”是存在于人的心中,“心是理,理是心”,他否认客观世界的存在,而把心中的“理”作为其主宰世界万事万物的最高存在,在此基础上提出了“万物一体”的命题。程颢将易学的原理引向主观唯心主义的道路,成为心学派解易的先驱,并为陆九渊和杨简等人所继承。http://www.gjyxlhh.net/程颐之易学观点集中体现在他的易学哲学专著《伊川易传》中,他将“理”作为其易学的最高范畴,提出了“随时变易以从道”和“易周尽万物之理”的命题,把《易》视为是讲事物变化之规律,规范人们行为的一部典籍。程颢对心和理不予区分,程颐则将心和理加以区别。后来,在道学的发展里程中,程颢的思想逐渐演变为心学,而程颐的思想则成为理学。二程之易学,可以统称为北宋理学派之代表,在易学史上,继王弼之后把义理学派易学推向了又一个高峰。特别是程颐,他的易学最终成为宋明理学的理论基础。
5 Z, R/ R) Z7 z( s. |4 h9 ]) e 程颢与程颐的学说后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,世称“程朱学派”。程颢著有《定性书》、《识仁篇》等,程颐著有《易传》、《伊川文集》等,后人将二人著作合编为《二程全书》,1981年中华书局校勘出版《二程集》。; O, a1 \2 W! ~$ t
8 I2 S# p6 z, O9 y* k4 u0 h3 z0 ~5 k s c
|
|